您的 位置: 中医医学研究 >> 论文论著 >> 正文

望目诊病的临床探讨

作者:卫生部资深专家 阅读:80819
望目诊病的临床探讨
 
.福建省上杭县营旺中医痔瘘诊所(364200) 丘营旺(著)
 
        望目诊病法,简称目诊,属祖国医学望诊的范畴。指医者通过对患者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的详细观察。从而达到协助诊断或预测疾病,辅佐辨证的目的。给医者提供治疗或预防的良好依据。目诊是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方法简单,可用五个字对其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简、便、验、廉、捷。诊断准确、迅速、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经济安全、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的特点,有助于广泛普查的现实意义。
渊  源
目诊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14世纪,真正对目诊的全面阐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内经》已充分认识到目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同时,《内经》在目诊的临床运用方面也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介绍了通过观察目中白睛的色泽变化,瞳孔及目睛形态,以及目外周神、色、形、态等改变,来判断疾痛的发生发展及病因病机与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从整体观念出发,对目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70多条精辟的分析了观目诊病的具体意义。晋代王叔和,首先提出了目诊类证鉴别,并利用眼部症状判断疾病预后。隋唐时期,中医目诊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列目诊专篇,对目与全射病以肪目的解剖,病因病机等方面均作了较前人更为详细论述。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亦有丰富的目诊资料,发展了眼与脏腑关系的病机学说。到了宋元时代,王怀隐等人所著的《太平圣惠方》中设有眼科专篇,是现存文献中对五论学说的最早记载,该书对五轮配位与病机进行了论述,推动了五轮学说的临床运用与发展。南宋开始出现八廓学说,《三因方》最早提到“八廓”一词。南宋末《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首次介绍了八廓的内容,至元朝危亦林所著《世医得效方》才对“五轮八廓”的内容进行了充实、调整。至《银海精微》问世时,八廓的每一廓又增加到三种不同的名称。北宋著名儿科医家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总结他自己五十余年行医经验,特别注重目诊,因小儿之疾,呈称哑科,持脉问诊均无效,故目诊于小儿科特别重要,钱乙目诊经验非常丰富,《小儿药证直诀》论目诊达五十余处,内容广泛,颇具特色。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有目诊方面的特长,另一医家刘河间,则在目诊理论方面又有独到之处,他指出:“眼通五脏,气贯五轮”故临床运用首重整体,亦强调局部。这为目诊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明、清两代是中医目诊的兴盛时期,从朱棣的《普济方》到巨著《医方类聚》均收集了丰富的目诊资料,李梃的《医学八门》和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以及傅仁宇的《审视瑶函》均充实和完善了五论八廓学说,内容丰富,很有参考价值。黄庭镜的著作《目经大成》对五轮八廓学说进行了发挥,顾锡的《银海指南》和吴谦的《医宗金鉴》则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五论八廓学说又有了新的突破。清、汪宏辑著的《望诊遵经》集望诊之大全,分立了目诊专篇,分别从七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很有指导意义。总之,由于明清时期的中医眼科学的兴盛,目诊学在基础理论与临床运用等方面均有很大发展,目诊有关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大超过以前各代。
概  念
望目诊病是通过观察眼睛来诊断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睛,来判断整体及各部位的健康状况,从而有助于诊断或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给我们医务者提供了治疗或预防的依据,它主要查根据患者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来诊断整体上疾病所在各部位的病变,损伤及机能紊乱的全息诊法。
方  法
目诊方法简单方便,医者用6~7倍的放大镜一个,即可开展工作,在一定光线下,随便什么地方均可检查,医生一手挣开患者的眼睛,另一手持放大镜即可观察,无任何副作用。但目诊的部位要分为巩膜、球结膜、虹膜和眼睑、眉毛等,传统医学将这些部分称为五轮即白眼(巩膜、球结膜)属肺、称气轮;黑睛(虹膜)属肝、称风轮;眼睑属脾胃、称肉轮;目眦属心,称血轮;通过观察相应部位即可诊断全身病变。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目诊方法,如虹膜诊法,眼球经区诊法,天人地三部形色目诊,以及巩膜诊法。由于白睛诊法(巩膜、球结膜诊法)比较直观、简便、适用,我们主要讨论用望白睛诊断全身病变。白晴质地坚固,不透明、呈现暗红色,占眼球壁外层后5/6,其表层由一些纤细的纤维和弹性组织构成,含有较多的小血管,当躯体发生病变时,就可以通过这些血管表现出来。另外,覆盖在巩膜(即白睛)表面上有一层薄薄的膜,这就是球结膜,它表面非常光滑,比较松驰,薄而透明,因此,可透见下面的巩膜。球结膜上亦有许多小血管,同样,其形态,色泽可以反映躯钵的病变。它与巩膜上的血管区别点在于:球结膜血管在表层,相对浮浅、隆起、鲜艳,巩膜血管在下层,颜色相对沉深、青紫、暗淡,在临床中球结膜上出现的血管信号,表示病程长,久病。中国传统医学则认为球结膜信号提示病在腑,巩膜信号提示病在脏。
白睛诊法遵循着一定的定位规律,一般躯体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上体现,躯体下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下体现;同理,瞳孔内侧表现躯体内侧疾病,瞳孔外侧反映躯体外侧病变。且左眼多主躯体左侧疾病,右眼多主躯体右侧疾病。另外,部分疾病在双眼均可以有表现,躯体上部疾病也可以在瞳孔水平线以下得到表现,躯体内侧疾病也可以在瞳孔水平线以下得到表现,躯体内侧疾病也可以在瞳孔外侧得到体现。
白睛诊法的定性规律,白睛诊断疾病的性质,主要在于相应区域血管发生的形态,颜色等的改变。
1.以形态来看 根部粗大,曲张或怒张,延伸、离断、分*、隆起、雾斑、黑点、黑圈、螺旋形态、蜘蛛网状、叶脉状、横行血丝、贯瞳。
2.从颜色来看 鲜红、紫红、深红、经中带黑、红中带黄、血丝淡黄、浅淡、暗灰色。
白睛在临床运用:如白睛诊伤是民间广泛流传的诊断方法。它能在患者没有自觉症状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眼睛巩膜或球结膜血管的形态、颜色变化,来诊断受伤部位,疼痛性质及发病时间等情况。白睛紫色血管浮起,在血管末端有淤血点,淤血点颜色较黑,如针尖大小,损伤点,则提示体内有伤。比如白睛诊断寄生虫病,白睛上毛细血管的顶端和旁边,呈现有青黑色或蓝黑色圆形的斑点,约有针头至绿豆大小,斑的境界很清晰,少有模糊的,可多可少,不突出白睛而为蛔虫。在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上端和边缘,呈现多样状的浅紫色,云絮状斑块,则提示为钩虫。若巩膜与球结膜间上半部出现黑色斑点,则又提示为晓虫。在两眼瞳孔下方6时处的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呈充血、扩张、红黑之象即为巩膜胃征,可诊断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溃疡,在临床符合率可达90%。眼征越明显,病情越严重,眼征越浅淡,病情越轻浅。
内  容
目诊的内容较为广泛,可涉及内、外、妇、儿、五官、传染各科有关疾病。对于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肝、胆,以及痔疮、内伤、月经病、带下病、难产、虫积等方面均有确切诊断效果,且诊断符合率远达80%以上。
目诊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虽然眼睛是一个局部器官,但它通过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的经络与脏腑关系,眼与气、血、精、液、神的关系。若经络脏腑功能正常,则目能视万物、辨五色、审长短。若经络脏腑功能失调,则可影响到目,而使目发生各种变化。
意  义
(1)充实和完善中医诊法学说:目诊与面诊、耳诊、鼻诊、舌诊、足诊、手纹诊、脉诊等一样,也是一门较为高深的诊断技术,深入研究目诊,无疑是对中医诊法学说的补充和完善。
(2)发掘中医学理论。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变化与阴阳,,无行变化息息相关,而目为视觉器官,属五官之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传递情感,反映一个人内心的思维,检测身体的健康状况。目与全身通过经络联系得非常紧密,故目可“见微知著”“一目了然”,在临床上目诊可诊断150种病证,且准确率高达80%以上。第三,在传统医学目诊运用中,诊母可观阴阳、辨表里、审寒热、定虚实、察气血、甚或起到“决疾病而卜死生、究病机而知进退、测未病而防未然”的临床意义,故素有“言上互知相五色于目”的评价,将目诊的临床意义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体  会
笔者在临床应用白晴来诊断内痔,500例观察诊断符合率达86%以上,于白睛5、6点钟处,在其部位附近的由下向上行走的扩张、弯曲、充血血管,既为球结膜痔征,观察这些血管的条数、粗细,可以诊断内痔的多少和大小。。并且痔征现于左眼,为肛门左侧有痔,现于右眼为肛门右侧有痔。在两眼瞳孔下方6时处的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趁充血呈充血,扩张、红黑之象,即为巩膜胃征,可诊断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在临床符合率可达90%。目诊在临床感到很奇妙,不用一点仪器,能观出各种疾病。但方法又简单、安全、可靠、很适应医疗条件较差的地方,也深受医患者的喜爱,在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有待于广大医务者进一步加深探讨研究。
 

版权所有:医学临床研究医学会   电话:020-85583372   邮箱:m131411819@163.com